1. 腓利门书要道略解 第一讲
视频下载
音频下载
繁体PDF下载
简体PDF下载
腓利门书要道略解
第一讲
 
 
  「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保罗同兄弟提摩太,写信给我们所亲爱的同工腓利门,和妹子亚腓亚,并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,以及在你家的教会。愿恩惠、平安从 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!」(腓利门书1:1~3)
 
主里面的问安
 
  这前面是问安的话,大概在所有的书信里都要问安,基督徒非常关心我们所得的平安。这也有一个原因,就是基督徒活在肉体(亚当)、活在世界里的时候,有许多的苦难。但活在基督里、活在灵里就是生命平安。罗马书说,「因为随从肉体的人体贴肉体的事,随从圣灵的人体贴圣灵的事。体贴肉体的就是死,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。」(罗马书8:5~6)这个平安是人活在灵里,活在基督里特别拥有的。「体贴肉体的就是死」就是灵被关闭,被肉体的情欲、眼目的情欲、今生的骄傲给堵住了,把灵堵死了。所以问安也就是说:愿你活在灵里头有恩惠和平安。
 
  恩惠也是从灵里来的,因为圣灵叫作施恩的圣灵,你的灵要是不通,这个恩从哪里来呢? 神赐人恩典是用圣灵把 神的恩典传过来。我们活在灵里,就有恩惠、平安,这是从 神(是发源地)和主耶稣基督,流通过来的,所以问安都是用这个秩序 ——「从 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」。这是一个属灵的话,基督徒的恩惠、平安都是由灵里来的,不是从世界来的。是从神来的, 神赐恩给我们,赐平安给我们,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,所以我们必须要活在基督里,这个灵才畅通。
 
  你若不活在基督里,活在亚当里、在世界里,那又是另外两种说法,两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情形。就是活在肉体里、活在世界里,放纵肉体的私欲,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那个时候灵就不通, 神的灵就不来,邪灵就运行,所以一个基督徒必须要知道,恩惠、平安是从 神和基督来的。
 
保罗的特殊身份
 
  当保罗提到他是为主耶稣基督被囚的,是被囚在罗马是御营里,为什么呢?我们还记得,当时有个大乱子,结果千夫长把他救出来,本来要打他的,但保罗说他是罗马公民。在那时是罗马大帝国时代,犹太不过是一个附庸国,连希律王都是罗马凯撒派去的,管耶路撒冷的巡抚也都是罗马皇帝派的,罗马皇帝是统管欧洲的(在耶稣和使徒传道的那时代),所以犹太的地方官员是不能够审判罗马公民。
 
  罗马公民有治外法权,有特别的权柄,所以保罗一提出他是罗马公民,当地官员就不能审判他。并且罗马公民还可以上告,提出诉讼,告到罗马去,由凯撒皇帝自己审判。所以在主耶稣和使徒那时代,人人要想入罗马籍,想要拿到罗马的公民证,那个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公民证,但想拿这个籍还要花钱。很多做官的、大商人们都想要买这个,他们若是罗马公民,外地(各省、各地方)就都没有审判他们的权柄。保罗生在大数,大数就在罗马附近,所以他就有这个公民权(生而有之)。因他是在那里的侨民,虽然他是法利赛人,是犹太人,但他生在大数,他就是罗马公民。当出乱子的时候,这个千夫长(当地的罗马官)要审判他,他一提出他是罗马人,那就不能审判了,就把他解到罗马。解到罗马以后还不是下在普通的监里,而是关在御营里,御营就是皇帝的亲兵(像我们说的御林军),保罗就是关在那个兵营里头。但也可以在那附近租一个房子等候审判,这个是罗马公民的特权,所以《歌罗西书》和《腓利门书》,都是保罗在这个御营里写的。
 
  虽然被囚,不过他很自由,很多人可以来看他,他还可以在那里传耶稣,还可以讲道,所以保罗算是很特殊的犯人。他不是刑事犯,叫宗教犯,是一种宗教争论的事,不是杀人、放火,要戴手铐脚镣,下在重监里的那种。他不是那个罪,他是犹太人的宗教问题。说实在的罗马皇帝都不大愿意管,因为他的附属国多的不得了,每个地方都有这种宗教问题。本来若在当地发生了宗教问题,当地就可以解决,偏偏闹事的是一个罗马公民,那就没办法了,就必须把他解回到罗马,由皇帝亲自来审问。但皇帝哪有那么多时间呢?就把他搁在御营里等着,等有时间再审问。皇帝有很多事,为了这么一件小的事情,也可以说对于罗马的大政不关紧要,他就摆在那儿,所以保罗在罗马的御营里一关就是三年,可是他非常自由,因为他是罗马公民。连百夫长和御营里的官兵也拿他没办法。那儿算是监狱,但其实也不是,是保罗在那儿花钱租了的房子。因为有各地的信徒支持他,派人送钱帮助,所以他就租了房子在那里传道,不光坐监,他还在那里作起见证来了。
 
  后来这个见证一直作到很高的地方,保罗曾经向方伯、巡抚传道,他们也都听他讲道。他们审判他,他就讲道,他就证明耶稣是基督,所以保罗是 神特别给他的恩典, 神让他在监狱里还能够写出四封灵性非常高的书信。保罗虽然是犯人,还有兵丁看守,不过因为他有钱,那些兵跟他的关系都很好,只是看着他,也就等于没有什么苦受。他可以自由活动,只是不能出去,别人来看他,送礼物给他,那些兵就更欢迎,因为他们都可以一同享受,所以保罗在坐监的时候非常自由。可是心灵里边总是有一个区别,他不是自由人,是为主被囚的,为福音的缘故,为耶稣的见证,但这个时候他的灵性最高,就写了「狱中四书」。
 
  有一卷书是跟《腓利门书》一起带出来的,叫做《歌罗西书》,《歌罗西书》是讲奥秘的,讲耶稣基督讲得特别清楚。比如歌罗西书第1章说「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 神的像,是首生的,在一切被造的以先。因为万有都是靠祂造的,无论是天上的、地上的、能看见的、不能看见的,或是有位的、主治的、执政的、掌权的,一概都是藉着祂造的,又是为祂造的。祂在万有之先,万有也靠祂而立。」(歌罗西书1:15~17)后来还说,「祂也是教会全体之首,祂是元始,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,使祂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。既然藉着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,便接着祂叫万有,无论是地上的、天上的,都与自己和好了。」(歌罗西书1:18~20)所以像这种高的、宇宙的奥秘事,都是他在坐监的时候写的。人在苦难中,就能够在灵性上特别高昂。
 
苦难中提高灵性
 
  我感谢主,我生病七年,前三年浪费时间,后四年就得到了灵的启发。这只有在那个痛苦中,肉体没法子了,没地方去放纵,眼睛也没有眼目的情欲了……在监狱中你还有人生的骄傲吗?什么骄傲都没有了。病得就要死了,你还有什么办法呢?一个坐监的人还能够吃喝玩乐放纵肉体的情欲吗?所以这些东西(世界来的影响)都没有了。
 
  人穷极了、苦极了就叫天,祷告就越发地多。像我在病中那么痛苦的时候,就只有天天祷告,靠着祷告活着,读圣经也读进去了。当时看圣经就特别地喜欢看,为什么呢?因为圣经里好多都是安慰痛苦人的话,读诗篇就能看见,都是安慰受罪、痛苦之人的事情,那些祷告词,特别喜欢看,结果灵性就强起来了。好多人没有受过苦,天天活在社会的宴乐中,风花雪月、纸醉金迷,你想他的灵性怎么能高起来?不可能。所以保罗在狱中写了四卷书:以弗所、腓立比、歌罗西,加上腓利门。
 
  这四卷书的前三卷(以弗所、腓立比、歌罗西)都是给教会的公函,是对众弟兄姊妹们写的,阐述真理,发明奥秘,将基督的奥秘发明出来。保罗说他在捆索中要把神的奥秘发明出来,所以他就特别知道这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。也像约翰在拔摩海岛看见异象,把将来天上万有的结局,将来教会(七个教会)历史的演变,他在异象里都看见了,连天上打仗他也看见了。羔羊被提到 神宝座那里以后,天上就有了战争,米迦勒怎样把龙赶下来,他都看见了。约翰在拔摩海岛流放,他也是犯人,所以他就在那里看见异象。
 
 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们,我对圣经有一点小小的、深入的认识,也是在病床上七年的结果。好像葡萄要不压就不出汁,就不能出美好的酒。橄榄若不压就不出油,这都是一样的。人要不受点苦,就不能成就事情,所以等我们查彼得前书的时候,我们会说明,这个苦是跟荣耀有关系的。我们中国人说「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」又说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饿其体肤,劳其筋骨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。」 神造就人的法子就是给你点苦,你才会进步。你看世界上所有的伟人(创业的人,守业的人不算),创业时都是艰苦卓绝,经过大苦大难,他们成就事业,能够做领导人,能够带出一番事业来,都是如此。所以保罗在狱中,第一句话就说「为耶稣基督被囚的保罗……」(腓利门书1:1),他在狱中写这封信,不是公函,是私函,是给一个老朋友、老同工写的。我们也要从这封书信里得到很好的启示, 神为什么要把保罗在狱中写的这一卷书(短短的25节)放在圣经里?圣经是宝典,不是什么都可以加入的, 神把它选录在这里边,有特别的启示。我们查的时候就把这些特点和重要的信息略略的解释,如果要详细解释,也要几十讲。所以我们只把重点解释一下,这是我们要查腓利门书的原因。
 
会堂与教会之分别
 
  腓利门书是一卷非常宝贵的书,有人形容它虽然小,却是一颗发光的钻石。保罗写信的对象,我们也看清楚了,就是腓利门。腓利门跟他的关系是什么?这里也说的很清楚——是同工。保罗在歌罗西的时候,是跟他同工的,跟他家里非常熟,大概这个妹子亚腓亚就是腓利门的妻子。腓利门家里还有教会,古时候的教会有两种:一种是是犹太人的会堂,是宣读律法的地方,是有拉比讲律法的,但不是传耶稣基督福音的。会堂不能够作为基督的教会,只是讲犹太教里的规矩,办活动的地方。现在犹太人还有这种会堂,像在美国就有很多的犹太人,也都有他们的会堂。像在英国伦敦的华侨教会就是买了一个犹太人的会堂,把它装修然后变成一个基督教的教会(聚会的地方)。
 
  一般犹太人聚会、听道都是在会堂里,所以有的时候保罗就到会堂里讲道,因为到那里就有人聚集,时候到了犹太人就来了,保罗也就在那里讲起来了,但那不是教会。后来专为基督徒聚会的地方都是在家里,就是所谓的家庭教会。大陆有很多家庭教会,这不希奇的。在古时候就是这样,所以我们有家庭教会是理所当然的。我们在家里擘饼、纪念主,甚至于没有外人来,几个亲友在一起也叫教会。因为若有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会,主就在我们中间,这就叫教会,所以最早的教会始自于家庭。